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夏播玉米带耕沟播沟灌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模式、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夏播玉米区采用带耕沟播沟灌技术的玉米种植。
Title:Summer Corn Relay Strip Tilling and Furrow Irrig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8T028-2022《夏播玉米带耕沟播沟灌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山西运城地区夏播玉米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运城市及其周边区域采用带耕沟播沟灌方式种植的夏播玉米生产过程。这一规定明确了技术适用的地理范围和作物类型,确保了技术推广的针对性。
2. 术语和定义:
- 带耕沟播沟灌: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情况下,通过机械开沟播种并进行沟灌的一种种植方法。
- 沟灌:沿着预先开好的沟渠进行灌溉的方式。
3. 播种前准备:
- 土壤处理: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以保证种子发芽所需的水分条件。
- 种子处理: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并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提高其抗逆性和出苗率。
4. 播种技术:
- 播种时间:通常选择在6月中旬至7月初之间,具体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
- 播种密度:推荐每亩播种量为3.5-4公斤,行距约为60厘米,株距约20厘米,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植株间的通风透光。
5. 灌溉管理:
- 灌溉次数与量:一般情况下,在玉米拔节期和抽穗期各需灌溉一次,每次灌水量控制在50-70立方米/亩。
- 注意事项:灌溉时要避免漫灌,防止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发育。
6. 病虫害防治:
- 预防为主: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 化学防治:必要时可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7. 收获:
- 收获时间: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苞叶变黄时即可开始收获。
- 收获方式:提倡机械化收获,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减少人为损伤。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