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长春鳊人工繁殖的术语和定义、亲鱼选择与培育、催产、孵化及苗种培育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长春鳊的人工繁殖及其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Parabramis pekin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235-2022《长春鳊人工繁殖技术规程》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为长春鳊的人工繁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 标准指出,亲鱼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害且年龄在2至4龄之间的个体。雌雄比例建议为1:1或1:1.5。亲鱼培育期间需保持水质清新,水温控制在18℃至25℃之间,定期投喂优质饵料以保证其性腺发育。
2. 催产剂使用
- 催产剂的使用是人工繁殖的关键环节。标准推荐采用LRH-A2作为主要催产剂,并根据亲鱼体重确定剂量。例如,每千克雌鱼体重注射3-4微克LRH-A2,雄鱼减半。同时强调了注射部位和时间的选择,通常选择肌肉注射并在傍晚进行。
3. 孵化管理
- 孵化过程中,水温应维持在20℃至25℃范围内,pH值保持在7.0至8.5之间。每日早晚各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约为池塘总水量的三分之一。此外,还需注意观察受精卵的发育情况,及时清除死卵和弱卵,确保孵化成功率。
4. 苗种培育
- 苗种培育阶段,初期投喂轮虫等小型浮游生物,随着苗种生长逐渐过渡到配合饲料。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尾左右,随着苗种长大逐步稀疏。同时,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溶解氧、氨氮等,确保适宜的生长环境。
这些条文从亲鱼选择、催产操作到后续的孵化与苗种培育等方面全面覆盖了长春鳊人工繁殖的主要流程,为养殖者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