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莲花容器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区域内金莲花的容器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aine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Golden Lot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金莲花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13/T 5522-2022)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为金莲花的容器育苗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规定了金莲花容器育苗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金莲花的工厂化育苗及大田栽培前的种苗生产。标准明确了适用区域和主要应用环节,确保了技术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如“容器育苗”是指在特定容器内完成金莲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至一定规格的过程。这些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避免了理解偏差。
三、环境条件
标准要求育苗场地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光照和温控设施。具体来说,温度控制在15℃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这样的环境条件能够保证金莲花种子的最佳发芽率和幼苗健康生长。
四、基质配制
基质是影响育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推荐使用腐殖土、珍珠岩和蛭石按4:3:3的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有机肥。这种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有效促进根系发育。
五、播种与管理
播种时需注意种子间距和深度,一般每穴播2-3粒种子,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倍。播种后要定期检查土壤湿度,保持适度湿润但不过度浇水。同时,要及时去除弱苗和病苗,确保留苗整齐一致。
六、病虫害防治
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建议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化学药剂使用需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七、出圃标准
当幼苗长至8-10厘米高,叶片数达到4片以上时即可出圃。此时苗木应具有完整的根系结构,无明显病虫害症状,符合这一标准的苗木才能用于后续种植。
八、记录与档案
育苗全过程需要详细记录包括播种日期、管理措施、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内容,建立完善的档案体系有助于追溯问题来源并优化未来生产流程。
九、附录
附录部分提供了详细的表格模板供使用者参考,涵盖从基质成分比例到病虫害防治方案等多个方面,便于实际操作中直接套用。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金莲花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13/T 5522-2022)不仅涵盖了金莲花育苗的基本步骤和技术要点,还特别注重细节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于提高金莲花种苗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