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菌种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大球盖菇菌种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Title:Standard for Pleurotus eryngii myceli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839-2022《大球盖菇菌种》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于2022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大球盖菇菌种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技术要求部分:明确规定了大球盖菇菌种的质量指标,包括纯度、活力、生长速度等。其中纯度要求达到95%以上,这意味着在培养基上观察到的菌丝必须主要为大球盖菇菌丝,杂菌污染不得超过5%。活力则通过发芽试验来衡量,要求接种后7天内萌发率达到80%以上,这反映了菌种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2. 检验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如何检测上述各项指标的方法。例如,纯度检查采用显微镜观察法,取少量菌种置于载玻片上,滴加乳酚油后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形态,判断是否存在杂菌。而活力测定则是将菌种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记录从接种到首次观察到明显菌落生长所需的时间,并计算萌发率。
3. 包装与贮存部分:强调了菌种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要求使用无菌密封容器包装,避免光照直射和极端温度环境。建议贮藏温度控制在4℃至1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并且定期检查以确保质量稳定。
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检测及管理流程框架,对于保障菌种质量和提高栽培效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