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氦气储量及资源评价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氦气资源的勘查、评估及相关技术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elium Reserves and Resource Evalu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CGA 90005-2024氦气储量与资源评价技术规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氦气资源评价方法和技术细节上有了显著改进。今天我将围绕其中新增的重要条文——“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氦气资源定量评价方法”展开讨论。
在旧版标准中,氦气资源评价主要依赖于单一的地质勘探数据,如钻井取样分析结果等。而新版标准则引入了多源数据融合的概念,强调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遥感等多种手段获取的数据来综合评估氦气储量。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还大大扩展了数据来源范围,使得即使在缺乏传统钻探资料的情况下也能对潜在氦气资源做出合理预测。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收集目标区域内的所有可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地质构造图、地震反射剖面、重力异常图、磁测数据、土壤气体浓度分布图等。然后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这些不同类型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集。接下来利用先进的统计学方法或者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个综合数据集进行分析,识别出可能富含氦气的储层位置及其规模大小。最后根据计算所得参数估算出该地区的氦气储量,并给出相应的不确定性区间。
以某高原地区为例,研究团队采用了上述方法对其境内未开发的广阔区域进行了氦气资源评价工作。他们先从公开数据库获取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信息、植被覆盖情况、气候条件等基础地理资料;接着又结合当地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历史勘探记录获得了详细的地下断层结构与岩性特征;同时安排专业队伍进行了地面采样测试以获取空气中的氦含量水平。经过上述步骤后,最终得出结论:该区域内存在大规模的氦气藏体,初步估计总储量超过100亿立方米,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这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新技术为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氦气资源勘查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它克服了传统方法受制于自然环境恶劣或经济成本高昂等问题所带来的局限性,极大地促进了氦气这一战略稀缺性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