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棘采穗圃营建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整地、建圃材料准备、栽植、管理措施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区域内沙棘采穗圃的营建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Scion Nurs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132—2022沙棘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沙棘采穗圃的营建工作,提高沙棘苗木质量和产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标准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pH值适中的地块作为采穗圃。具体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2%,全盐量不超过0.5%。在规划时,要根据地形条件合理布置排灌系统和道路网络,确保灌溉均匀和管理便捷。
二、品种选择与配置
采穗圃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生长健壮的优良品种。不同品种间需保持适当距离以避免相互影响,并设置隔离带防止外来花粉污染。同时,要注意合理搭配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延长收获期。
三、整地与施肥
在播种前要进行深翻整地,深度一般为30-40厘米。结合整地施入基肥,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或复合肥50-75公斤。此外,在生长期还需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促进植株健壮成长。
四、种植密度
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至关重要。标准建议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行距为2米,株距为1.5米,每亩栽植约222株。这样既能保证充足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五、田间管理
包括适时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以及除草松土等措施。修剪时要注意保留主干和主要分枝,去除过密枝条和弱小枝条;病虫害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物理方法和生物农药;除草松土则应在雨后或灌溉后及时进行,保持土壤疏松湿润。
六、采穗与更新
当沙棘植株进入盛果期后即可开始采穗。采穗时间宜选在秋季落叶前后,此时枝条养分积累较多。每次采穗量不宜超过总枝条长度的三分之一,以免影响后续生长。每隔3-5年应对整个采穗圃进行全面更新改造,淘汰老化退化植株,引进新优品种。
以上就是对《DB23/T 3132—2022沙棘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从而推动沙棘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