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欧石竹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土壤准备、种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欧石竹的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anthus Superb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128—2022欧石竹栽培技术规程》是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欧石竹的种植技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欧石竹的栽培,明确了适用区域为黑龙江省,提供了地域性的指导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
1. 欧石竹:原产于欧洲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观赏价值。
2. 育苗基质:用于欧石竹幼苗生长的培养介质,要求疏松透气、保水保肥性能好。
三、繁殖方法
1. 扦插繁殖:选择健壮母株上的顶端嫩枝作为插穗,长度控制在5-7厘米之间,保留顶部2-3片叶子,插入沙土混合基质中,保持温度在15-20摄氏度,湿度在80%左右,约3周后可生根。
2. 组织培养:选取无病虫害的欧石竹叶片或茎尖作为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培养基上,经过诱导分化、继代增殖、生根培养等阶段获得完整植株。
四、田间管理
1. 土壤准备:种植前需深耕土壤,施足底肥,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翻耕深度不少于30厘米,确保土壤疏松肥沃。
2. 定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一般行距为20-25厘米,株距为15-20厘米。
3. 浇水施肥: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特别是在开花期要适当增加灌溉次数。每月追施一次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1:1:1,每次每亩用量为15-20公斤。
4. 中耕除草:定期进行中耕松土,清除杂草,促进根系发育,防止病虫害滋生。
5. 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及时清理病残体,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喷洒,注意轮换用药,减少抗药性产生。
五、采收与贮藏
1. 采收时间:当花朵完全开放时即可采收,通常在每年6月至9月间进行。
2. 采收方法:使用剪刀从花梗基部剪取,保留一定长度的花梗便于包装运输。
3. 贮藏条件:将采摘后的鲜花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短期存放不超过两天,长期保存需冷藏处理,温度控制在0-4摄氏度之间。
以上内容是对《DB23/T 3128—2022欧石竹栽培技术规程》中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能为广大种植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助力欧石竹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