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施氏獭蛤养殖的环境要求、苗种选择与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施氏獭蛤的人工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Solen strict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464-2022施氏獭蛤养殖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施氏獭蛤的科学养殖。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环境要求
- 标准指出,养殖场地应选择在水质清澈、无污染的海域。具体要求包括海水盐度应在20‰至35‰之间,pH值保持在7.8至8.6范围内。这些条件确保了施氏獭蛤的良好生长环境,避免因水质问题导致的生长缓慢或病害发生。
2. 苗种选择与投放
- 在苗种选择上,标准强调要选用健康、活力强的幼贝,壳高不得低于1.5厘米。投放密度建议为每平方米100至150个,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3. 日常管理
- 日常管理中,定期检查水质和底质状况至关重要。标准建议每月检测一次水质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殖措施。同时,要定期清除附着在养殖笼上的杂物,以减少病原菌滋生的机会。
4. 病害防控
- 对于病害防控,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的策略。包括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使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以及一旦发现病害迹象立即隔离处理等措施。此外,还鼓励采用轮养制度,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5. 收获与加工
- 关于收获时间,标准建议当施氏獭蛤达到商品规格(通常壳长大于5厘米)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清洗、分级,并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包装和储存,确保产品质量。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选址到收获全过程的关键环节,是保障施氏獭蛤健康高效养殖的重要依据。希望对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