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旱作区玉米全生物降解地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技术要求、田间管理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旱作区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进行玉米栽培的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with Fully Biodegradable Mulch Film - Part 1: Corn in Arid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525.1—2022《全生物降解地膜栽培技术规范 第1部分:旱作区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旱作区玉米种植中应用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3 地膜选择
该条文规定了选用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具体要求包括:厚度应在0.01mm至0.02mm之间;拉伸强度不得低于15MPa;断裂伸长率不低于150%;以及在自然条件下6个月内完全降解等。这些指标确保了地膜既能满足覆盖需求又能环保降解,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
5.2 播种前准备
本条文强调了播种前需进行精细整地,保证土壤疏松平整,并且要施足基肥。同时指出,在铺设地膜之前应当清理田间杂草及残茬,防止其影响地膜铺设效果。此外还提到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最佳播种时间,通常为春季气温稳定回升后。
7.1 覆膜方式
此部分内容描述了两种主要覆膜方法:一是先播种再覆膜(即“先播后盖”),适用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二是先覆膜后打孔播种(即“先盖后播”),适合劳动力充足但机械资源有限的情况。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注意保持地膜紧贴地面,不留空隙,以提高保温保湿效果并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8.1 收获后的处理措施
最后一条提到,在玉米收获之后应及时揭除残留的地膜,并将其集中回收处理。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即使使用的是全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地膜,如果长时间留在田间也可能对后续耕作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建议通过专业机构进行统一回收再利用或者安全处置,从而进一步降低环境风险。
以上就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的具体分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