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性荒漠类退化草地修复治理的技术要求,包括调查与评估、修复措施、植被重建、监测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温性荒漠类退化草地的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graded Grassland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Part 1: Temperate Desert Typ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464.1-2021 退化草地修复治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温性荒漠类》是一项专门针对新疆地区温性荒漠草原退化草地修复治理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界定了“退化草地”、“温性荒漠草原”等关键术语。例如,“退化草地”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导致草地植被覆盖度下降、物种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加剧,从而影响其生态功能的状态。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措施提供了明确的判断依据。
恢复目标与原则
标准提出了恢复的目标是提高草地植被盖度至60%以上,生物量达到每平方米300克以上,并且要求在治理后的五年内保持稳定。恢复的原则包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治理以及可持续利用四个核心要点。这些原则确保了治理措施既能解决当前问题又能长期有效。
治理方法
标准详细描述了几种主要的治理方法:
1. 围栏封育:通过设置围栏限制牲畜进入,让草地自然恢复。建议围栏高度不低于1.2米,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补播改良: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草种进行播种,同时结合施肥、灌溉等手段促进生长。
3. 鼠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的方法,如投放天敌动物或者使用植物源杀虫剂。
4. 合理放牧管理:制定合理的载畜量标准,实行季节性轮牧制度,避免过度放牧造成进一步破坏。
监测与评估
为了保证治理效果,标准强调了定期监测的重要性。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植被盖度变化、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情况、有害生物控制成效等方面。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评估,及时调整优化治理方案。
技术培训与推广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要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鼓励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将成功的案例经验广泛传播开来,推动整个区域内的草地生态保护事业向前发展。
以上就是对《DB65/T 4464.1-2021 退化草地修复治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温性荒漠类》中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