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疆褐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技术要求、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本文件适用于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测定及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Xinjiang Brown Cat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疆褐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DB65/T 4454-2021)是一项专门针对新疆褐牛这一地方特色品种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标准明确指出,本规范适用于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其中,“生产性能”被定义为反映动物生产效率和繁殖能力的各项指标,包括生长速度、胴体品质、乳产量等。“测定周期”则是指从开始记录数据到完成所有测试项目的整个时间段。这些基础概念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测定对象与条件要求
根据标准规定,参与测定的新疆褐牛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年龄在18至36个月之间;体重范围在350至550公斤之间;健康状况良好无明显疾病或生理缺陷。此外,还要求测定环境应保持稳定,温度适宜,并且要有足够的空间供牛只活动。这不仅保证了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为饲养管理提出了基本要求。
三、主要测定项目及方法
1. 生长性能:主要包括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等指标。测量时需采用连续称重法,在固定时间点对牛只进行称重并计算其体重变化。
2. 胴体品质:通过屠宰后对胴体长度、胸深、眼肌面积等参数进行测量来评估肉质优劣。
3. 繁殖性能:对于母牛而言,需要记录发情周期、妊娠天数以及产仔间隔等情况;而对于公牛,则侧重于精液质量分析如精子密度、活力等。
4. 乳品性能(仅限奶用型个体):包括日产奶量、乳脂率等内容,可通过专用仪器定期采集样本检测得出。
四、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
所有收集到的数据都应当经过严格审核校验后再录入数据库保存。最终形成的测定报告应该包含基本信息表、各项性能统计汇总表以及综合评价结论等内容。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五、其他注意事项
为了保障整个测定过程顺利开展,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测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作业;
- 在不同阶段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外界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 定期维护保养所使用的设备器材以确保测量精度;
- 鼓励建立长期跟踪监测机制以便更好地掌握种群动态变化趋势。
以上就是关于《新疆褐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DB65/T 4454-2021中几个关键部分的深度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