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长白山中华蜜蜂饲养的场地选择、蜂群管理、饲料供应、病虫害防治及蜂蜜生产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长白山地区中华蜜蜂的饲养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pis Cerana Breeding in Changbai Mounta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352-2022长白山中华蜜蜂饲养技术规范》是专门针对长白山地区中华蜜蜂饲养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蜂群管理
根据标准要求,每个蜂场应至少配备两个以上的蜂群,并且需要定期检查蜂箱内部状况。春季时要特别注意补充饲料,确保蜜蜂有足够的能量度过越冬期。夏季则需防止高温对蜂巢的影响,必要时可采取遮阳措施。
2. 疾病防控
文件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日常管理中应密切观察蜜蜂的行为和健康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幼虫死亡率增高或成年蜂出现翅膀变形等症状,应及时隔离病群并上报当地农业部门寻求专业帮助。同时提倡使用生物制剂替代化学药物来控制病害发生。
3. 蜜源植物保护
为了保证蜂蜜品质以及维持生态平衡,《规范》指出应当优先选择本地自然生长的优质蜜源植物作为主要采集对象。对于非本地引进的人工种植蜜源作物,在引入前必须经过风险评估以避免可能带来的生态威胁。
4. 繁殖与扩繁
在繁殖季节,建议采用分蜂法来进行种群扩张。具体操作为将强壮的母蜂连同部分工蜂迁移到新设的蜂箱内建立新的蜂群。此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繁殖效率还能减少因过度拥挤导致的竞争压力。
5. 环境适应性调整
鉴于长白山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规范》还提出了针对不同月份的具体应对策略。例如冬季来临之前要确保蜂巢保温良好,并适当减少开箱次数以免造成冷空气侵入;而到了雨季则要注意排水系统的设计以防积水引发霉菌滋生等问题。
以上内容仅涵盖了部分内容的核心要点,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项规定。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更好地促进长白山地区中华蜜蜂产业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保护这一珍贵物种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