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化肥和农药减施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种植规划、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采用玉米-大豆轮作模式进行化肥和农药减施的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duced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under Corn-Soybean Rotation Mod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345-2022《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技术规程》为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轮作体系下的化肥农药减量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款出发,进行深度解读。
在肥料使用方面,标准提出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其中推荐氮肥用量为每公顷150至225公斤纯氮,磷肥为75至150公斤五氧化二磷,钾肥为75至150公斤氧化钾。这一规定旨在通过精准施肥减少化肥投入,同时保证作物的养分需求。此外,强调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方式,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60%以上,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关于农药使用,标准建议采用物理、生物及化学方法综合防控病虫害。对于化学防治,要求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用药,不得随意加大浓度或增加次数。例如,在大豆蚜虫防治上,当蚜虫数量达到每株20头时即可开始喷药,推荐使用吡虫啉等高效低毒杀虫剂,每公顷用药量不超过100克有效成分。这不仅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还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风险。
标准还特别提到轮作制度的重要性,提倡三年以上的轮作周期,确保土壤肥力恢复和病虫害的有效抑制。在轮作安排中,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清理田间残余物,并结合深翻整地,促进有机质分解,改善土壤结构。
通过遵循这些具体的技术要求,农业生产者可以在保障产量的同时显著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