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土有机质流失程度的等级划分方法、指标体系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黑土区域的土壤质量评价与管理,以及相关科研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质流失评估。
Title:Black Soil Organic Matter Loss Degre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086—2022《黑土有机质流失程度等级划分标准》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黑龙江省黑土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黑土有机质流失程度的评估与分级。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专业性,确保了评估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2. 术语和定义:
- 黑土:指具有深厚腐殖质层、肥力高且呈黑色或暗黑色的土壤类型。
- 有机质流失: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导致黑土表层有机质含量减少的现象。
3. 评估指标:标准规定了多个关键指标用于衡量黑土有机质流失程度,包括但不限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微生物活性、团聚体稳定性等。这些指标的选择充分考虑了黑土特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4. 等级划分:根据上述指标的具体数值范围,将黑土有机质流失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轻微流失、中度流失、重度流失及极重度流失。每个等级都有明确的阈值要求,便于实际操作中的判断。
5. 监测方法:标准还详细描述了如何采集样本以及采用何种实验室分析技术来准确测定各项指标。强调了标准化流程的重要性,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6. 保护措施建议:基于不同等级的流失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技术手段,如增加有机肥料施用量、实施轮作休耕制度等,旨在减缓甚至逆转有机质流失趋势。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黑土有机质流失程度等级划分标准》不仅是一套科学严谨的技术规范,更是指导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工具。它对于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