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滑雪场所(高山)等级划分的术语和定义、等级划分依据、评定条件及评定程序。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提供高山滑雪服务的场所。
Title:Division of Ski Resort (Alpine) Grades DB23T 3069—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97.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069—2022《滑雪场所(高山)等级划分》是黑龙江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滑雪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滑雪者的安全和体验。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提供高山滑雪服务的场所。这明确了标准的地域限制和适用对象,即专门从事高山滑雪活动的经营单位。
2.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滑雪场所”、“初级滑雪道”、“中级滑雪道”、“高级滑雪道”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初级滑雪道”是指坡度不超过15度且长度不少于100米的滑雪道,适合初学者使用。这些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清晰的概念基础。
3. 滑雪场所等级划分:滑雪场所被划分为三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三级、二级和一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设施条件、安全管理要求及服务质量标准。如一级滑雪场要求拥有至少两条高级滑雪道,并配备专业救护人员24小时值班。
4. 基础设施要求:不同等级的滑雪场在基础设施方面有不同的配置要求。比如,一级滑雪场需设置独立的滑雪学校教室以及完善的雪具租赁与维修服务点;而三级滑雪场则只需基本的更衣室和简单的雪具出租服务即可满足需求。
5. 安全管理制度:所有级别的滑雪场均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定期检查维护滑雪设备、开展员工安全培训等措施。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服务保障措施。
6. 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除了硬件设施外,标准还规定了若干服务质量方面的考量因素,如接待能力、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等。通过综合评估这些指标来确定滑雪场的具体等级。
7. 持续改进机制:鼓励各滑雪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升级其服务内容与管理模式,以达到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同时建议行业协会定期组织交流学习活动,促进整个行业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滑雪场所(高山)等级划分》不仅为企业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选择依据。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推动我国冰雪运动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