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极早熟玉米制种的产地环境、亲本种子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收获及种子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极早熟玉米区的制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per Early Maize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2T 009-2021《极早熟玉米制种技术规程》是由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极早熟玉米制种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标准指出,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极早熟玉米品种作为制种材料。种子质量需符合GB4404.1的规定,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高于13%。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杂质和破损种子,并进行晒种处理,以提高种子活力和抗逆性。
二、隔离措施
为了保证种子纯度,规定了严格的隔离距离要求。对于空间隔离,要求周围500米范围内不得种植其他相同品种的玉米;对于时间隔离,则要求相邻地块的玉米开花期相差至少30天以上。此外还提倡采用自然屏障如河流、山丘等作为辅助隔离手段。
三、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每公顷6万至7.5万株。同时要注意肥水管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另外还需定期检查田间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防治。
四、收获与干燥
当果穗苞叶变黄且籽粒硬化时即可开始收获。收获后应及时脱粒并进行干燥处理,使籽粒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13%)。可以采用自然晾晒或机械烘干的方式,但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高温损伤种子活性。
五、档案记录
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品种信息、播种日期、田间管理措施、收获时间等内容。这些资料不仅有助于追溯产品质量,也为后续改良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六、检验与认证
最后,所有生产的种子都必须经过专业机构的质量检验,确保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后方可投放市场。获得认证的产品才能标注相应的标志,保障消费者权益。
以上就是DB2302T 009-2021《极早熟玉米制种技术规程》中几个关键环节的具体说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