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苏打盐碱化耕地秸秆还田改良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苏打盐碱化耕地的秸秆还田改良技术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aw Returning to Salt-Alkali Farmland with Soda Impro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5T 12-2022苏打盐碱化耕地秸秆还田改良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针对苏打型盐碱地改良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秸秆还田前处理方面,标准要求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包括粉碎长度不超过10厘米且厚度不超过2厘米。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秸秆能够均匀覆盖土壤表面,有利于后续的腐解过程。
关于秸秆还田量,标准建议每公顷施用干物质重量为3000至4500公斤。此范围内的秸秆还田量既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又不会造成养分竞争问题。
在施肥管理上,标准提出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料。具体来说,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每公顷可追加尿素75至150公斤、过磷酸钙300至600公斤以及氯化钾75至150公斤。这样的施肥方案有助于平衡土壤养分,促进作物生长。
灌溉制度方面,标准强调要采用小水勤浇的方式进行灌溉。每次灌水量以湿润耕层20至30厘米为宜,并且要避免大水漫灌导致盐分表聚现象的发生。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要定期监测土壤含盐量和pH值的变化情况。当发现土壤盐分积累超过临界水平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深翻或沟排等方法加以控制。
以上就是对《DB1505T 12-2022苏打盐碱化耕地秸秆还田改良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具体分析。通过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操作规范,可以有效地提高苏打盐碱化耕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