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阳光玫瑰葡萄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幼果期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调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阳光玫瑰葡萄的设施栽培幼果期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Young Fruit Stage Management of Sunrose Grape under Protected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阳光玫瑰葡萄是一种优质的葡萄品种,其在设施栽培中的幼果期管理尤为重要。以下是对DB1307/T364-2022《阳光玫瑰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中关于幼果期管理的重要条文进行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幼果期应加强温湿度控制。根据标准要求,白天温度宜保持在25℃至30℃之间,夜间温度不低于15℃。湿度则需维持在60%到70%范围内。这样的环境条件有助于促进果实正常发育,防止病害发生。通过调控温室或大棚内的温湿度,可以有效避免因极端气候导致的落花落果现象。
其次,肥水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标准指出,在幼果期要适量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并且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如钙、镁等。同时,灌溉时应采取滴灌方式,避免水分过多造成根系缺氧。每次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以促进养分吸收,但也要防止过量灌溉引起土壤板结和病害滋生。
再者,疏果整形工作不可忽视。按照标准规定,在幼果长至黄豆大小时进行第一次疏果,将过于密集或者弱小的果粒去除;当果实继续生长到乒乓球大小时再做第二次疏果。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单果重量,还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此外,还需密切关注病虫害防治。标准建议采用物理方法如粘虫板、防虫网等作为主要手段,化学药剂仅限于必要时使用,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最后,在整个幼果期内都要做好记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气象数据、施肥浇水次数及用量、病虫害防治情况等信息。这些资料对于后续生产管理和科研积累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阳光玫瑰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对幼果期管理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涵盖了温湿度调控、肥水管理、疏果整形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确保阳光玫瑰葡萄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