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捻转血矛线虫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样品采集、显微镜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羊捻转血矛线虫的诊断和检疫工作。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Haemonchus contortus in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506—2022《羊捻转血矛线虫检疫鉴定方法》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内蒙古地区羊捻转血矛线虫检疫和鉴定工作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对于有效防控该寄生虫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羊捻转血矛线虫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在样本采集环节,要求从疑似感染动物的肺脏、气管等部位取样,并使用生理盐水制备成适宜浓度的悬浮液。镜检时需观察雄虫的交合伞结构及雌虫的生殖器官特征。例如,雄虫交合伞背肋在远离外侧肋处有明显的分支,这是与其他线虫种类区分的重要依据。
标准还提出了PCR检测的具体操作流程。样品处理阶段应采用蛋白酶K法提取DNA,确保提取效率。扩增反应体系中引物设计需覆盖线虫特异性序列区域,如ITS区段。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5分钟,随后35个循环:94℃变性30秒,58℃退火30秒,72℃延伸1分钟,最后72℃延伸7分钟。得到的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后,可进一步送测序确认。
此外,标准强调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措施。所有操作应在符合BSL-2级别的生物安全柜内完成,废弃物需高压灭菌处理。实验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穿戴防护服并做好个人卫生管理。
这些内容构成了DB15/T 2506—2022的核心框架,通过严格的程序规范了羊捻转血矛线虫的检疫鉴定工作,为基层防疫机构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