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湿地松粉蚧的防治技术,包括监测、预防和控制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湿地松林中湿地松粉蚧的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ling Exotic Pest on Wetland P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569-2021《湿地松粉蚧防治技术规程》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湿地松粉蚧的防治工作。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湿地松粉蚧:一种危害湿地松的害虫,其幼虫和成虫会刺吸植物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 综合防治:结合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
防治原则
-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初期病虫害。
- 综合治理: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避免单一手段过度使用。
监测与预警
- 监测频率:每半月进行一次全面调查,特别是在高风险季节增加监测次数。
- 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一旦发现虫害迹象立即采取行动。
农业防治
- 合理密植:保持适宜的种植密度,增强树木抗性。
- 修剪枝叶:定期修剪过密或病弱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物理防治
- 人工捕捉:在虫害初期可采用人工捕捉成虫的方法。
- 灯光诱杀:利用黑光灯等设备诱杀害虫。
生物防治
- 天敌保护:保护和利用湿地松粉蚧的自然天敌如瓢虫等。
- 微生物制剂:使用苏云金杆菌等对环境友好的微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 药剂选择:优先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 施药时间:最佳施药时间为清晨或傍晚,避免高温时段用药。
- 轮换用药:为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应定期更换不同种类的农药。
安全防护
-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护服、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药剂。
- 废弃物处理:妥善处理废弃包装物及剩余药剂,防止环境污染。
以上内容是该标准中一些关键点的详细说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