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野生西瓜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播种准备、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野生西瓜嫁接育苗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Wild Watermel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535-2021《野生西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该标准为野生西瓜嫁接育苗提供了系统的操作指南。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野生西瓜的嫁接育苗工作。这意味着标准的内容是基于江西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制定的。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对“野生西瓜”、“嫁接育苗”进行了明确界定。其中,“野生西瓜”是指生长于野外且未经过人工驯化的西瓜品种;“嫁接育苗”则是指通过将野生西瓜的接穗与砧木结合,促进其生长发育的技术手段。
标准中的“环境要求”强调了育苗场地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温度控制在20℃至30℃之间,湿度保持在70%左右。这些参数对于确保野生西瓜幼苗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材料准备”部分指出,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野生西瓜种子作为接穗,并选用抗逆性强的砧木品种。同时,要求使用的基质需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以满足植株根系的需求。
关于“嫁接方法”,标准推荐采用插接法或靠接法。插接法适合于较短时间内的快速嫁接,而靠接法则更有利于长期稳定连接。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保证切口整齐,接合紧密,避免感染病菌。
“嫁接后的管理”则包括温度调节、水分供给以及光照控制等内容。初期需要较高的湿度和稳定的温度,随着幼苗逐渐适应环境,可以适当降低湿度并增加光照强度。
最后,“病虫害防治”部分提倡以预防为主,合理使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措施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定期检查植株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以上是对DB36/T 1535-2021《野生西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中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