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狗牯脑茶良种繁育的产地环境、圃地建立、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狗牯脑茶良种繁育过程的技术指导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Quality Breeding of Dogunao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狗牯脑茶是中国名优绿茶之一,其良种繁育技术直接关系到茶叶品质与产业发展。DB36/T 1521-2021《狗牯脑茶良种繁育技术规程》为标准化繁育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规程中明确指出“种子采集应在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这一时间点的选择基于狗牯脑茶种子成熟的最佳时期,过早采摘会导致种子未完全发育影响发芽率,过晚则可能遭遇自然脱落风险。因此准确把握采摘时间是保证后续繁殖成功的基础。
关于播种育苗环节,规程强调“苗床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这是因为良好的土壤条件能够促进幼苗根系健康生长,同时避免积水导致烂根现象。此外,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病害发生。
扦插繁殖作为另一种重要的繁育方式,在规程中被详细规定。“插穗长度宜控制在8-12厘米之间,保留顶部2-3片叶片”,这样的尺寸既能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又便于生根。同时要求插后及时浇透水并覆盖遮阳网,创造适宜的小环境加速愈合与生根过程。
对于母本园管理,规程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定期修剪整形、合理施肥灌溉等。特别是强调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基肥,肥料种类以腐熟农家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肥,这不仅有助于维持植株旺盛的生命力还能提高下一代种质资源的质量。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6/T 1521-2021规程从种子采收到苗木培育再到母本园管理都给出了系统化的指导建议,这些措施对于推广狗牯脑茶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遵循规程操作不仅能有效提升繁育效率而且可以确保繁育出的茶树具备优良遗传特性,从而推动整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