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春提早蕹菜-秋延后辣椒大棚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栽培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采用大棚进行春提早蕹菜与秋延后辣椒轮作栽培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pring Early Water Spinach - Autumn Late Pepper Greenhouse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春提早蕹菜-秋延后辣椒大棚栽培技术规程》(DB36/T 1509-2021)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为大棚内进行春提早蕹菜和秋延后辣椒的栽培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规定了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品质优良且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对于春提早蕹菜,建议选择生长势强、耐寒性好的品种;而对于秋延后辣椒,则要选择抗病性强、耐热性和耐贮运性好的品种。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合适的品种能够提高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播种育苗
在播种育苗方面,标准指出应在适宜的时间播种,并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对于春提早蕹菜,一般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较为合适;而秋延后辣椒则通常在7月中旬至8月初播种。此外,还强调了苗床管理的重要性,包括温度控制、水分供应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确保幼苗健壮成长。
三、定植密度
关于定植密度,标准给出了具体数值。例如,春提早蕹菜的株行距可以设置为15×20厘米左右;而秋延后辣椒则根据品种不同调整,一般保持在30×40厘米左右。合理的定植密度不仅有利于通风透光,还能有效防止病害传播,同时保证每株植物都能获得足够的养分。
四、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是整个栽培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标准提出要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在定植前施足底肥,主要包括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生长期期间还需定期追肥,尤其是氮磷钾比例均衡的复合肥料。同时,要注意灌溉方式,避免积水造成根系缺氧现象发生。
五、病虫害综合防控
针对病虫害问题,该标准提倡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法。首先需要做好田间卫生工作,及时清除杂草及病残体;其次可利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化学防治时则需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操作,并注意轮换用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春提早蕹菜-秋延后辣椒大棚栽培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案。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还能改善产品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