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设工程扬尘噪声在线监测设备的管理要求、安装规范、数据采集与传输、维护与校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惠州市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噪声在线监测设备的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nagement of Online Monitoring Equipment for Dust and Noise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13/T 26-2022 建设工程扬尘噪声在线监测设备管理技术规范》是广东省针对建设工程扬尘和噪声在线监测设备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该规范对监测设备的选型、安装、运行维护以及数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根据规范内容提取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选型要求
1. 传感器精度:设备所使用的传感器应具有高精度特性,确保测量值与实际环境状况相符。例如,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的误差不应超过±10%。
- 解读:选择传感器时需关注其长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城市环境中,高精度的传感器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施工现场的扬尘情况。
2. 数据传输方式:支持有线或无线通信协议,保证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控平台。
- 解读:考虑到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网络条件限制,建议优先考虑具备多种通信接口的设备,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安装要求
3. 安装高度:噪声监测点的高度一般设定在1.2米以上但不超过1.8米;扬尘监测点则建议设置在2米左右的位置。
- 解读:这样的高度设置既便于日常维护又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同时也能较好地捕捉到周围环境中的污染物分布。
4. 防雷措施:所有外接线路均需采取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并且整个系统的设计应当符合相关防雷标准。
- 解读:由于建筑工地往往处于开阔地带,容易受到雷击影响,因此加强防雷设计对于保障设备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运行维护
5. 定期校准: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校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零点漂移测试、量程漂移检查等项目。
- 解读:定期校准有助于及时发现并修正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保持仪器的最佳性能状态。
6. 故障处理流程:当发现异常现象时,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并向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尽快安排专业人员到场排查解决。
- 解读: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数据缺失时间,确保信息连续性和完整性。
数据管理
7. 存储期限:原始数据至少保存一年以上,以便日后查阅分析。
- 解读:长时间的数据积累不仅有利于趋势分析,还能作为评估治理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
8. 隐私保护:采集的所有个人信息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规定。
- 解读: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用户权益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需要格外谨慎对待。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4413/T 26-2022》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运维各个环节的具体指导原则,还特别强调了技术创新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统一。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此规范执行,共同促进绿色文明施工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