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的技术要求、苗木选择、整地方法、栽植技术和抚育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困难立地条件下的造林工程及相关生态建设项目。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fforestation under Difficult Site Condi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477-2021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为在困难立地条件下开展造林工作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造林地的选择。规程指出应综合考虑地形、土壤、水分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块。特别强调了对于坡度较大、土层较薄、地下水位较低等不利条件下的土地,要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例如,在坡度超过25度的地方造林时,必须设置水平阶或鱼鳞坑,以防止水土流失并保持土壤湿度。
其次,在树种选择上,规程要求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用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规程特别提到,当造林地存在盐碱化现象时,宜选用耐盐碱的树种如白蜡、柽柳等。同时,还应注重树种的多样性,避免单一树种带来的生态风险。
再者,关于造林密度的规定也非常重要。规程建议根据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立地条件来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例如,在干旱瘠薄的土地上造林时,适当降低造林密度可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此外,规程还提出了间苗、补植等一系列后期管理措施,确保造林效果。
最后,规程还对造林后的抚育管理工作做了明确规定。包括及时除草松土、合理施肥灌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溉保湿工作,必要时可采用覆盖保墒的方法,以保证幼林健康生长。
以上是对《DB13/T 5477-2021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条款的解读,希望对实际操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