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寒地区樱属植物野生种川西樱桃的繁育技术要求,包括选地、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移植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高寒地区川西樱桃的繁育和种植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Wild Prunus serrulata var. sichuanensis in Cold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008-2022高寒地区樱属植物野生种川西樱桃繁育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高寒地区川西樱桃繁育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3.1 繁殖材料”部分规定,繁殖材料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2年生川西樱桃实生苗或嫁接苗。这主要是因为这类苗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在高寒环境下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生长。同时要求苗木高度不低于40厘米,地径不小于0.5厘米,这样的规格可以确保苗木具备足够的养分积累和生长潜力。
“3.2 繁殖方法”中提到,可以采用播种繁殖和嫁接繁殖两种方式。播种繁殖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但后代变异较大;嫁接繁殖则能保持优良品种特性,提高成活率。具体操作时,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层积处理以打破休眠,而嫁接则推荐使用芽接法,在春季芽萌动前进行,这样有利于接口愈合。
关于“4.1 栽植密度”,文件建议株行距为3米×4米,每公顷栽植约830株。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光照充足,促进果实发育,又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便于后期管理。
“5.2 肥水管理”强调,每年应施两次基肥,分别在秋季落叶后和春季萌芽前进行,肥料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浇水要根据土壤墒情适时适量,特别是在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需保持土壤湿润。
这些条文从繁殖材料的选择、繁殖方法的运用到栽植密度的确定以及肥水管理等方面,为高寒地区的川西樱桃繁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繁育质量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