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方标准立项及评估的基本原则、程序、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地方标准的立项申请、评审及评估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Local Standard Project Initiation and Evalu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0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2/T 17-2021《地方标准立项及评估指南》是指导地方标准制定与评估的重要文件。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关于标准立项的基本条件,标准指出立项项目应具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和必要的技术要求。这意味着在提出新标准时,必须清晰界定该标准适用的具体领域,并确保其技术指标具备科学性和必要性。例如,在农业领域的新标准中,应明确覆盖哪些农作物品种或农业生产环节,并设定合理的质量和技术参数。
其次,关于立项程序,标准强调了公开征求意见的重要性。具体而言,起草单位需通过官方网站或其他适当途径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建议。这一过程至少持续30天,以便充分吸收行业内外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在制定某项工业产品的标准时,应邀请生产企业、用户代表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共同参与讨论,确保标准既能满足生产需求又能保障产品质量。
再者,对于标准评估的内容,标准提出了全面性的要求。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标准实施效果、社会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方面。特别是在评估实施效果时,需要从实际应用情况出发,分析标准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比如,在评估一项环保标准时,不仅要考察其在减少污染方面的成效,还应考虑执行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定期复审机制的重要性。规定每五年应对已发布的地方标准进行全面复审,以确保其始终符合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发展需求。这种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保持标准的生命力和权威性。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有的某些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可能需要更新,以适应新的网络安全威胁。
最后,标准明确了各相关方的责任分工。政府部门负责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行业协会协助推动标准贯彻执行,而科研机构则承担技术支持任务。各方协同合作,共同促进地方标准化工作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DB3402/T 17-2021为地方标准的立项和评估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引,其核心在于保证标准制定过程的透明度、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通过持续改进机制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