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供水企业节水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制度、技术措施、考核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供水企业的节水管理工作。
Title:Wate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Water Supply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936-2021《供水企业节水管理规范》是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供水企业加强节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术语
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公共供水的企业,明确了节水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其中,“节水管理”是指通过技术、经济和行政手段,减少供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提高用水效率的一系列活动。
基本要求
供水企业应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节水规划、设立专门的节水管理部门或岗位,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此外,还应定期开展节水宣传和培训工作,增强员工及用户的节水意识。
水量计量与监测
对于供水企业而言,准确计量是实现有效节水的基础。标准规定,供水企业需安装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水表,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同时,应对管网中的关键节点设置压力监测点,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漏水等问题。
漏损控制
漏损率是衡量供水系统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标准,供水企业的管网漏损率不应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为此,供水企业需要采取措施如定期巡检、更新老旧管道等来降低漏损率。
用户端节水管理
除了自身内部管理外,供水企业还需关注用户端的节水情况。这包括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提供科学合理的用水建议,以及协助用户查找并修复家庭内部存在的浪费现象。
应急预案
鉴于突发状况可能对供水造成影响,标准强调了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供水企业应当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文件,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演练,以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保障正常供水服务不受影响。
监督与评估
最后,为了保证各项节水措施的有效实施,标准还提出了监督与评估机制的要求。供水企业需要定期自我检查节水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应建立节水效果评价体系,客观反映节水成效。
以上就是DB11/T 1936-2021《供水企业节水管理规范》中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