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码的编码原则、结构及标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码的生成、解析及其在信息化系统中的应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Urban Code Encoding and Application - Part 1: Ident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917.1-2021《城市码编码与应用规范 第1部分:标识》是一项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统一的城市码编码规则促进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编码原则
1. 唯一性
标准明确规定每个城市码必须具有唯一性,这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一个城市码只能对应一个特定的对象或区域。这种唯一性确保了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重复编码导致的数据混乱。
2. 稳定性
城市码一旦分配给某个对象或区域后,在其生命周期内不应随意更改。这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长期可用性,对于历史数据分析和追溯至关重要。
3. 扩展性
设计时需考虑未来可能的需求变化,预留足够的编码空间以支持新增对象或区域的加入。这样可以减少频繁修改编码体系的工作量,并保持系统的灵活性。
编码结构
4. 层次化设计
城市码采用层次化的编码结构,通常包括行政区划代码、类别代码以及序列号等部分。例如,前几位可能是行政区划代码,用于区分不同区县;中间部分表示类别,如建筑物、道路等;最后是具体的序列号。
5. 字符集选择
推荐使用数字和大写字母作为基本字符集,避免使用特殊符号或小写字母,以提高编码的可读性和兼容性。同时,应考虑到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存储效率。
应用场景
6. 公共服务领域
在公共服务领域如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要求城市码能够快速定位相关设施和服务点位,提升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7. 智能城市建设
随着智慧城市的推进,城市码将在物联网设备管理和城市大数据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和动态监控。
8. 应急处置
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清晰明确的城市码有助于迅速确定事发地点及相关资源分布情况,为高效组织救援行动提供支持。
实施建议
9. 标准化流程建立
各单位应当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城市码生成与维护流程,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10. 定期审核更新
定期对已有的城市码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或过时的信息,保持数据库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总之,《城市码编码与应用规范 第1部分:标识》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遵循这些原则不仅有利于当前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