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技术要求和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Emergency Investigation of Sudden Geological Disas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896-2021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术语和定义、工作原则、工作程序、调查内容及要求等内容。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进行深度解读。
工作原则
标准指出应急调查应遵循“安全第一、快速响应、科学高效”的原则。这意味着在面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时,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安全,同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调查工作。这不仅要求调查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还需要有完善的应急机制作为支撑。
调查内容与要求
标准明确了应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灾情核实、隐患排查以及风险评估三个方面。其中灾情核实是指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灾害类型、规模、影响范围等信息;隐患排查则侧重于发现潜在的风险点,为后续治理提供依据;而风险评估则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对可能造成的损失作出判断。此外还特别强调了现场资料收集的重要性,要求采用多种方式获取一手数据,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技术方法
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标准推荐了几种常用的技术方法。例如遥感影像解译可以快速覆盖大面积区域,帮助初步了解灾害分布情况;地面调查能够更精确地掌握局部细节,如裂缝宽度、坡度变化等;而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灾害,则可能需要借助专业仪器设备来进行深入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具体方法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数据处理与成果表达
完成所有调查工作之后,如何有效地整理和呈现这些数据同样至关重要。标准建议使用标准化格式存储原始数据,并通过图表、文字说明等形式清晰直观地展示最终结果。这样不仅可以方便相关人员查阅参考,也有利于政府决策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综上所述,《DB11/T 1896-2021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规范》为我们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思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优化流程,力求做到既符合标准又能满足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