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水产良种场生产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亲本管理、繁殖管理、苗种培育管理、档案记录及质量控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水产良种场的生产管理。
Title:Production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quatic Breedin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91-2021《水产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产良种场的生产管理工作,提高水产苗种质量,保障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3.1 良种场选址】规定了良种场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地方。强调水质必须符合GB 11607的规定,这一要求确保了养殖环境的基本卫生条件,避免因水质污染导致疾病传播。
【4.1 种质资源保护】提出建立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本地特色品种及濒危物种。此条款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防止遗传资源流失,并为未来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材料。
【5.2 繁殖技术】明确了亲本选择标准,如健康状况良好、无病害史等。同时要求制定详细的繁殖计划,包括配对方式、孵化条件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后代品质,减少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
【6.1 苗种培育】指出需要根据不同种类设置适宜的培育密度和环境参数。例如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氧气溶解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以上。通过精细化管理,能够促进苗种快速健康成长,降低死亡率。
【8.1 记录与档案管理】强调所有生产活动均需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相关资料至少三年。这样做不仅便于追溯问题来源,也为后续改进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附录A 良种场建设布局示例图】给出了典型布局方案,包括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等功能分区。合理的空间规划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相互干扰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水产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覆盖了良种场建设到日常运营各个环节,为从业者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原则。严格执行该标准将极大程度地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向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