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玉米-大白菜套种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种植规划、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马铃薯-玉米-大白菜套种的生产与管理。
Title:Potato-Maize-Cabbage Intercropp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3T 60-2021 马铃薯-玉米-大白菜套种栽培技术规程》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该地区马铃薯、玉米和大白菜的套种栽培技术,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套种”这一概念,即在同一田块上,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栽培环境条件
根据标准要求,套种区域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的基础,因此在选址时需综合考虑气候、水源等因素。
种植密度与布局
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实现高产至关重要。例如,马铃薯每亩建议种植3000-4000株;玉米行距为60-70厘米,株距为20-30厘米;大白菜则需要保持适当的间距以利于通风透光。科学规划作物之间的空间分布,可以有效避免因密度过大导致的竞争性生长问题。
施肥管理
施肥是保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环节。标准指出,基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料施用。追肥则需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求适时补充养分,特别是对于需肥量较大的玉米来说,及时追加钾肥有助于增强抗倒伏能力。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控是确保作物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标准强调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例如,通过轮作换茬减少土传病害;利用黄板诱杀害虫;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等自然控制害虫数量。
收获与贮藏
适时收获是获得优质产品的前提条件。对于马铃薯而言,当植株大部分叶片枯黄时即可开始采收;玉米则应在乳熟期结束、籽粒变硬时进行收割;而大白菜应在心叶充分包合且颜色鲜绿时采摘。收获后的蔬菜应及时清洗并妥善储存,防止腐烂变质。
以上是对《DB5133T 60-2021 马铃薯-玉米-大白菜套种栽培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现代农业向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