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樟树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调查方法、防治措施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樟树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amphor Tree Pests and Dise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樟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DB44/T 2344-2021)是广东省针对樟树病虫害防治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以下从该标准中挑选出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樟树”是指樟属植物,包括但不限于香樟、红楠等常见种类。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参照对象,确保了不同地区在执行过程中对樟树的理解一致。
防治原则
标准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环境改善,如合理修剪枝叶以增强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滋生条件。同时提倡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在保障效果的同时尽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病害防治
对于常见的叶斑病,标准建议采用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并及时清除病残体。当病情较重时,可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定期监测土壤湿度及pH值变化情况,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病原菌的繁殖速度。
虫害防治
针对蚜虫这类刺吸式害虫,除了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外,还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来进行自然控制。而对于钻蛀性害虫,则需要加强树干保护措施,比如涂白剂涂抹等手段来阻止成虫产卵。另外,标准也鼓励使用信息素陷阱捕捉雄性个体从而干扰交配过程达到减少种群数量的目的。
安全生产要求
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安全使用的相关规定。所有农药使用前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穿戴好防护装备。施药后还需妥善处置废弃物,防止污染水源或土壤。此外,施药期间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者更换产品类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以上便是基于DB44/T 2344-2021中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