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精准资助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工作流程、资助标准、管理与监督及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各类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精准资助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Precise Financial Aid for Education of Students from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Famil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2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2T 1077—202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精准资助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资助方式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资助对象认定
标准明确规定了资助对象的认定条件和程序。资助对象应为具有正式学籍且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认定过程需包括学生申请、班级评议小组初审、学校审核以及公示等环节。这一系列步骤旨在保证资助资源公平合理地分配给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资助标准设定
标准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确定资助金额。具体而言,资助标准应当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结合物价上涨等因素适时调整。例如,在生活补助方面,标准建议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发放。
动态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资助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标准强调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这意味着学校需要定期对受助学生情况进行复查,及时更新信息库中的数据。对于不再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应及时取消资格,同时补充符合条件的新成员进入资助名单。
监督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监督评估体系是保障资助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的关键措施之一。标准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监督检查资助资金使用情况,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举报。此外,还应开展绩效评价活动,分析资助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数据安全保障
鉴于涉及大量个人敏感信息,标准特别关注数据安全问题。要求所有参与资助工作的人员都必须遵守保密原则,在收集、存储、传输学生个人信息时采取必要技术手段防止泄露。同时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用户隐私。
以上就是关于DB3212T 1077—202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精准资助规范》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为大家理解和实施该标准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