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的基本要求、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频率、预警值及信息反馈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间的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Monitoring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020-201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标准》是由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监测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监测项目方面,标准明确指出必须涵盖围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地下管线变形等主要内容。例如,对于围护结构变形监测,规定了使用全站仪或激光扫描仪等设备进行定期观测,并且每次测量应确保前后使用的仪器型号一致,以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其次,在监测频率上,标准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设定了相应的监测频次。比如在基坑开挖期间,每日至少需要监测一次;而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则可以适当减少到每周一次。这种安排既考虑到了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也兼顾了节约资源的需求。
再者,关于预警值设定,标准强调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当监测数据接近或达到预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例如,如果发现某段隧道顶部的地表沉降速率超过规定限值,那么就应该立即暂停相关作业并查找原因,直至问题解决后方可继续施工。
此外,标准还特别重视资料管理和信息反馈机制建设。要求所有监测成果都必须形成完整的档案保存,并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便及时向设计单位、监理方以及业主汇报最新情况。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也为后续类似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最后,标准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提升监测效率和准确性。如提倡利用GPS定位系统实时跟踪重点区域的变化趋势;推广使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实现无人值守下的长期监控等等。
总之,《DB22/T 5020-201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标准》是一部非常全面且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文件,它为我们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可以有效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而且还能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