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小麦-玉米周年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法,包括土壤养分测试、肥料施用原则、施肥技术、水肥耦合管理及环境监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
Title:Integrated Nutrient Resource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Wheat-Corn Annual Ro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小麦-玉米周年养分资源综合管理规范》(DB37/T 4483—2021)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为小麦和玉米周年轮作体系中的养分资源管理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养分资源综合评价
标准中强调了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全面评估,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土壤测试,涵盖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准确判断土壤肥力水平,并据此制定施肥方案。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在于避免盲目施肥导致资源浪费或环境污染。
2. 肥料施用原则
在肥料使用上,标准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即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及作物需求合理搭配氮、磷、钾肥比例。例如,在小麦种植阶段,推荐氮肥与磷肥的比例为1.5:1,而在玉米生长期间则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至1:1:1.2。这种科学配比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投入。
3. 有机肥料的应用
标准特别指出应重视有机肥料的作用,鼓励施用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结构并提升地力。建议每公顷施用优质有机肥不低于3吨,并结合化学肥料共同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这不仅有助于维持长期稳定的产量,还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4. 灌溉与排水管理
对于水分管理,标准提出了“适水调肥”的理念,即根据不同生育期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调整灌溉量。特别是在雨季要注意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防止积水造成根系缺氧而影响吸收功能。此外,在干旱条件下可通过滴灌等方式精准补水,确保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5. 环境友好型措施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该标准还提出了多项环保要求,如限制高浓度复合肥料的使用频率、推广生物防治替代传统农药喷洒等。同时鼓励采用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能减少表层裸露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
以上内容反映了本标准的核心思想——通过科学规划与精细操作实现高效节能的农业生产模式。希望从业者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共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