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程序、样品采集与制备、分析方法选择、数据处理与评价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的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Status in Bottom Sedi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471—2021《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技术指南》是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地方标准,于2021年12月28日实施。该标准为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适用于山东省内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的评价工作。
以下是对该标准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4.1 采样布点原则
标准规定了采样布点应遵循代表性、均匀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底泥采样时,需要确保所选点位能够准确反映整个水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例如,在确定采样点时,不仅要考虑水体的主要功能区,如饮用水源地、渔业养殖区等,还要结合历史监测数据和潜在污染源分布情况来设置采样断面和点位。
5.2 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过程中要求去除杂质并充分混合均匀。这一过程对于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具体操作包括将采集到的底泥样品放置于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或采用低温烘干方式处理,避免使用高温烘干以免改变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之后通过研磨设备将样品粉碎至一定粒度范围,并再次混合均匀以供后续检测使用。
6.1 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在数据分析阶段,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校正及异常值剔除等预处理步骤。同时强调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开展实验室间比对试验、参加能力验证项目以及维护仪器设备的良好状态等措施来保障最终报告的质量。此外还特别指出当样品浓度低于方法检出限值时应采用统计学方法合理估算其含量水平而非简单记作零值。
以上只是对DB37/T 4471—2021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与深度解析。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相关规定,并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评价流程,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环境保护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