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的数据分类、编码规则、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存储与交换、数据质量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相关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应用。
Title:Hubei Provincial Standard for Grid-based Management Data of Geohaz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 1794-2021 湖北省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数据规范》是针对全省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定的技术性文件。该标准主要从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应用等方面对网格化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重点条款解读如下:
1. 数据采集部分:标准要求每个网格单元应建立完整的地质灾害基础信息数据库。其中,基本属性信息包括网格编号、地理位置、面积等;动态监测信息则涵盖降雨量、地下水位等实时数据。采集频率根据灾害风险等级确定,高风险区域需每日更新一次。
2. 数据存储部分:规定了数据存储的格式和结构。要求采用统一的数据模型,确保各层级网格间的数据能够无缝对接。同时强调数据的安全性,所有敏感信息必须加密处理,并设置访问权限控制。
3. 数据传输部分:明确了数据传输的方式和技术要求。建议使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或专用网络进行传输,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重要的实时监测数据,应具备冗余备份机制。
4. 数据应用部分:提出基于网格化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方案。要求系统具备数据展示、趋势分析、预警预报等功能。特别是在应急响应时,能快速定位受影响区域,提供科学合理的处置建议。
5. 质量控制部分: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数据采集前后的校验流程、定期的质量评估制度以及问题反馈机制。任何异常情况都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
6. 更新维护部分:明确了数据更新周期及维护责任主体。一般情况下每季度进行全面核查更新一次;遇有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后需立即开展专项检查。
以上内容仅为标准部分内容摘要,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