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疆地区春播晚熟谷子膜下滴灌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北疆地区晚熟谷子的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Late-maturing Millet under Spring Sowing and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in Northern Xinjia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426-2021北疆春播晚熟谷子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新疆地区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标准,该标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旨在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措施提高谷子产量。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播种期确定
标准指出,春播晚熟谷子适宜在4月上旬至中旬进行播种。这一时间段内气温逐渐回升,土壤表层解冻深度达到10厘米以上且稳定通过5℃时即可开始播种。早播可以充分利用春季光热资源,延长生育期,有助于获得更高的产量。同时强调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具体播种时间,避免因过早播种导致幼苗受霜冻危害。
二、整地要求
整地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田间管理效果。标准规定,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清理残株落叶,深耕25-30厘米,并结合施基肥进行耙耱平整。耕作层要达到疏松、细碎、平整的标准,确保播种沟均匀一致,为种子萌发创造良好的土环境。此外还提到,在干旱地区可采用深松浅翻的方式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
三、施肥方案
合理的肥料使用是实现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标准推荐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法,依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搭配氮磷钾比例。一般情况下,每公顷施用纯氮180-220公斤、五氧化二磷75-90公斤、氧化钾60-80公斤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追肥则应在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分别进行,每次追施尿素约45-60公斤/公顷。值得注意的是,在缺锌土壤中还需额外补充硫酸锌等微量元素肥料。
四、田间管理要点
1. 覆膜技术:采用宽窄行覆膜方式,宽行距60厘米,窄行距30厘米,膜宽90厘米。覆膜前需精确控制垄面高度和平整度,覆膜后及时压紧四周防止漏风。
2. 滴灌系统安装:按照设计好的滴灌管网布局铺设主管道和支管道,确保每个滴头出水量均匀。滴灌带铺设于播种沟中央下方约5厘米处,保证水分直达根系区域。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块,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4. 收获时机选择:当全田80%以上的植株籽粒变硬且呈黄色时即可开始收获。机械收获应避开雨天,以免影响品质。
五、注意事项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范,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同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记录各项操作细节以便追溯查询。对于初次尝试该模式的农户来说,建议先从小面积试验开始,逐步积累经验后再扩大规模实施。
综上所述,《DB65/T 4426-2021》不仅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技术要点,而且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认真学习并积极应用这些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共同推动新疆特色农产品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