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疆膜下滴灌棉田干旱等级的划分指标、评估方法及应用。本文件适用于北疆地区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的棉田干旱监测与评估。
Title:Drought Grades for Subsurface Drip Irrigated Cotton Fields in Northern Xinjia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390-2021 北疆膜下滴灌棉田干旱等级》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北疆地区膜下滴灌棉田干旱等级的划分及评估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干旱等级划分依据
标准将干旱等级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每个级别的判定基于土壤含水量百分比与棉花生长阶段的需求匹配程度。
- 轻度干旱:土壤有效水分含量占田间持水量的比例在50%-60%之间。此阶段棉花虽有轻微萎蔫现象但不影响产量形成。
- 中度干旱:土壤有效水分含量占田间持水量的比例降至40%-50%,此时棉花出现明显萎蔫,叶片卷曲,生长受到抑制,对最终产量有一定影响。
- 重度干旱:当土壤有效水分含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40%时,为重度干旱状态。这种情况会导致棉花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监测频率与数据采集要求
为了准确评估干旱等级,标准规定了监测频率和数据采集的具体要求:
- 在棉花播种至苗期期间,每5天进行一次观测;
- 苗期到现蕾期每7天观测一次;
- 现蕾期到开花期每5天观测一次;
- 开花期到吐絮期则需每3天观测一次。
每次观测应包括土壤湿度测量、气象条件记录以及棉花植株生长状况检查等内容。
应急措施建议
根据不同的干旱等级,标准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 对于轻度干旱,建议适当减少灌溉量并加强田间管理;
- 中度干旱情况下,除了增加灌溉次数外,还需采取覆盖保墒等措施;
- 面对重度干旱,则需要立即采取紧急补水措施,并考虑调整种植计划以减少损失。
以上是对《DB65/T 4390-2021 北疆膜下滴灌棉田干旱等级》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通过遵循这一标准,可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棉花生产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