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用百合的采收时期、采收方法、采后处理技术要求及储运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食用百合的采收与采后处理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arvesting and Post-harvest Handling of Edible Lily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5T 19-2021 食用百合采收及采后处理技术规程》是由河北省邢台市提出并归口的农业技术标准,该标准为食用百合的采收与采后处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从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采收时间的选择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食用百合的最佳采收时间为每年的秋季,具体为9月至10月之间。这一时间段内,百合鳞茎已充分发育成熟,营养物质积累达到峰值,同时外界环境条件适宜,能够有效减少因过早或过晚采收带来的品质下降风险。选择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进行采收,可以避免因潮湿导致的病害传播和机械损伤。
二、采收方法的要求
标准指出,在采收过程中应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避免使用大型机械直接作业以防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以及对植株根系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操作时需轻挖轻放,确保每颗百合鳞茎完整无损。此外还强调了分批采收的重要性,即根据地块内不同区域百合生长状况差异,分批次完成整个田块的采收工作,这样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可提高工作效率。
三、采后处理流程
对于刚采收下来的鲜百合,首先需要立即去除泥土等杂质,并尽快运往专用场地进行后续处理。接下来是清洗步骤,采用流动清水冲洗表面污物直至干净为止;然后进入分级挑选环节,按照大小规格将百合分为若干等级以便于包装销售;之后便是干燥处理,可采取自然晾晒或者机械烘干两种方式之一,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以防止发生霉变等情况;最后一步则是包装入库储存,要求使用透气性良好且防潮性能优异的材料作为包装物,并确保库房通风干燥清洁卫生。
四、质量检测指标
为了保障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标准特别设置了多项质量检测项目。其中包括感官检查(如色泽气味形状是否正常),理化分析(如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微量元素含量等),微生物检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是否存在)等多个方面。只有当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限值时才能认定为合格品予以放行上市。
五、运输与销售注意事项
在运输环节中,应当选用封闭式车辆装载货物,并注意保持车厢内部温度适宜避免温差过大影响品质;而在销售过程中,则建议设立专门柜台展示商品,并提供详细的产品信息包括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供消费者参考决策。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追溯体系方便追查来源发现问题及时召回整改。
以上就是对《DB1305T 19-2021 食用百合采收及采后处理技术规程》部分核心条款所做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内容能为广大从业者带来实际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