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港口普通货物码头企业安全管理台账的编制原则、内容要求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港口普通货物码头企业安全管理台账的编制与管理。
Title:Compilation Guidelines for Safety Management Records of General Cargo Terminal Enterprises in Por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港口普通货物码头企业安全管理台账编制指南》(DB3206T 1016-2021)是江苏省南通市地方性技术规范,为港口普通货物码头企业提供了一套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台账编制方法。本文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安全管理台账的概念,即“记录和反映港口普通货物码头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类载体文件材料的总称”。这一定义强调了台账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安全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台账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其次,在“基本要求”章节中,明确指出安全管理台账应具备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和保密性五大原则。例如,“合法性”要求台账的建立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真实性”则要求台账内容与实际安全管理工作相符,不得弄虚作假。这些原则为企业在台账管理过程中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
再者,关于台账的内容构成,标准提出了“分类管理”的理念。具体而言,安全管理台账分为基础管理类、作业过程类、应急处置类三大类别。基础管理类包括企业的资质证书、规章制度、培训记录等;作业过程类涵盖日常巡查、设备维护、隐患排查等记录;应急处置类则涉及应急预案、演练记录、事故处理等内容。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企业清晰地梳理和归档各类安全管理资料,便于查阅和管理。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台账的动态更新机制。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台账进行补充和完善,确保台账信息始终处于最新状态。例如,当发生安全事故或重大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更新相关记录,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这种动态更新机制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安全管理效能。
最后,标准在“检查与考核”部分规定了台账检查的方式和频次。企业内部应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同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检查的重点包括台账内容是否齐全、格式是否规范、数据是否准确等方面。通过定期检查与考核,可以有效促进企业不断提升台账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港口普通货物码头企业安全管理台账编制指南》(DB3206T 1016-2021)从定义、原则、内容、更新机制到检查考核等多个维度,为港口普通货物码头企业的安全管理台账编制提供了全面指导。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以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