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餐饮服务单位公勺公筷的配置要求、使用规范、标识和宣传推广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及集体用餐场所的公勺公筷配置与使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onfiguration and Use of Public Spoons and Chopsticks in Catering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0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10T 253—2021《餐饮公勺公筷配置与使用规范》是河北省廊坊市发布的关于公勺公筷配置和使用的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公勺公筷的基本要求
1. 材质:公勺公筷应选用无毒、无害、无异味、耐高温、易清洗的材料制作,如不锈钢或食品级塑料。这确保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使用者健康造成威胁,并且能够承受高温消毒。
2. 外观设计:公勺公筷的设计应当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便于抓握和使用。例如,公筷长度通常比普通筷子长至少五厘米,以便于夹取远处的食物,同时其头部宽度也应适当加宽,以增加稳定性。
3. 标识:公勺公筷上需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可以是颜色、形状或其他明显特征。比如,公筷的颜色可以设置为绿色,而普通筷子为红色;或者公勺柄部刻有“公”字标识等。这样可以让顾客一眼就能识别出公勺公筷,避免误用。
使用管理规定
4. 配备数量:每桌至少配备两套公勺公筷,即一套用于取菜,另一套用于搅拌或盛汤。如果餐桌上的菜品较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配备数量,确保每位就餐者都能方便地使用到公勺公筷。
5. 摆放位置:公勺公筷应摆放在餐桌上易于拿取的位置,最好是在主宾位附近,方便宾客取用。同时,它们应该单独放置,不与其他餐具混放在一起,以免混淆。
6. 清洗消毒:公勺公筷使用后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处理。推荐采用煮沸法(100℃持续15分钟)或蒸汽消毒法(100℃持续10分钟)。此外,还可以选择化学消毒剂浸泡的方式,但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冲洗干净残留物。
7. 卫生维护: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餐饮服务提供者需要定期检查公勺公筷的状态,包括是否有损坏、变形等情况。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应及时更换新的公勺公筷。另外,在非用餐时段,这些工具应妥善保管,防止受到污染。
8. 宣传引导:为了提高公众对于正确使用公勺公筷的认识,餐饮企业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可以在餐厅内张贴相关海报、播放视频短片等形式向消费者普及正确的用餐礼仪知识。
以上就是DB1310T 253—2021《餐饮公勺公筷配置与使用规范》中几个重要的部分及其具体含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这一标准,共同促进文明健康的饮食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