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炉喷吹用加氢气化洁净煤原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高炉喷吹用加氢气化洁净煤原料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ydrogenation Gasified Clean Coal Raw Materials Used in Blast Furnace Inj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10T 260—2021 高炉喷吹用加氢气化洁净煤原料技术要求》是一项针对高炉喷吹用洁净煤原料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5.1 灰分含量(Ad):灰分是衡量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标准规定灰分含量应不大于15%。灰分过高会增加高炉的渣量,影响冶炼过程和产品质量。通过控制灰分含量,可以有效提高高炉运行效率。
5.2 挥发分含量(Vdaf):挥发分含量直接影响煤的燃烧性能。标准要求挥发分含量应在18%-28%之间。这一范围内的挥发分含量能够保证煤在高炉喷吹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点火性和燃烧稳定性,从而优化高炉操作条件。
5.4 全硫含量(St,d):全硫含量对环境影响较大,本标准严格规定全硫含量不得超过0.8%。降低硫含量不仅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还能保护高炉设备免受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5.5 发热量(Qnet,ar):发热量是评价煤品质的关键参数。标准要求发热量不低于20.9 MJ/kg。高发热量的煤能提供更多的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5.6 粒度组成:粒度分布直接影响煤粉喷吹效果。标准规定粒度组成应符合特定要求,确保煤粉在高炉内均匀分布,实现高效燃烧。
5.7 水分含量(Mad):水分含量影响煤的储存和运输。标准设定水分含量上限为10%,以防止煤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结块或自燃现象,保障安全生产。
这些技术要求共同构成了高炉喷吹用加氢气化洁净煤原料的质量标准体系,对于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