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萱草种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苗繁育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种苗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萱草种苗的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emerocallis Plantle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萱草是一种兼具观赏与经济价值的植物,在园艺和花卉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TZNZ 262-2024 萱草种苗生产技术规程》作为一项行业标准,对萱草种苗的繁育、栽培及管理提出了规范要求。本文将以“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种苗繁育环境条件的变化”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对实际生产的影响,并提供应用建议。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萱草种苗繁育环境的要求较为笼统,仅强调需要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即可。然而,《TZNZ 262-2024》则更加细化了具体指标:如明确了日均温应控制在15℃至25℃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60%-80%,以及土壤pH值应在6.0-7.5范围内。这些量化数据不仅为从业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提高了种苗质量的一致性。
以温度控制为例,研究表明,当气温低于15℃时,萱草种子发芽率会显著下降;而超过25℃则可能导致幼苗徒长,影响后期生长发育。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搭建遮阳网、使用保温材料等措施来调节温室内的温度。同时,定期监测空气湿度也很关键,过高的湿度容易引发病害,可通过增加通风量或采用滴灌等方式加以改善。
此外,关于土壤酸碱度的调整同样不容忽视。如果土壤偏酸,则可施加石灰粉;若呈碱性,则可用硫酸亚铁进行改良。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需保持谨慎态度,避免因处理不当造成土壤结构破坏。
综上所述,《TZNZ 262-2024》通过引入更精确的技术参数,进一步提升了萱草种苗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对于从业者而言,掌握并落实好这些细节将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