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与管理的总体要求、资源建设、服务提供、运行管理、安全保障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公共美术馆的数字化服务与管理工作,其他相关机构可参照执行。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Service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Art Museum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395-2021《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与管理规范》是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于2021年正式实施。该标准为公共美术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管理等核心概念。例如,“数字化服务”被定义为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提供给公众的艺术作品展示、信息查询、互动体验等服务。这一定义强调了技术的应用和服务的对象,为后续的具体要求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基本要求”章节中,标准提出了公共美术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其中包括硬件设施要求,如网络带宽不得低于100Mbps,服务器存储容量不少于500GB等。这些具体的技术指标确保了美术馆能够承载丰富的数字资源并保证流畅的服务体验。
再者,“服务内容”部分详细规定了公共美术馆应当提供的各类数字化服务项目。例如,要求美术馆至少提供在线展览、虚拟导览、数字藏品展示三项基本服务。在线展览需定期更新,且每季度至少推出一次专题展览;虚拟导览则要支持多角度全景浏览,并配备语音解说功能。此外,对于数字藏品展示,标准还特别指出要确保版权清晰,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另外,“服务质量”条款对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出了明确规范。比如,在线展览页面加载时间不得超过3秒,虚拟导览切换场景响应时间不超过1秒。同时,还要求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处理观众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服务流程。
最后,“安全管理”部分着重强调了数据保护的重要性。规定所有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采集都必须事先征得用户同意,并采取加密措施存储传输数据。此外,还需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状况,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意识。
总之,《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与管理规范》从多个维度全面构建起了公共美术馆数字化发展的框架体系,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化、专业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