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野生短花针茅种子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质量要求及分级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野生短花针茅种子的采收与分级工作,为草原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提供技术支持。
Title:Wild Stipa breviflora Seed Harvesting and Grading Proced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454-2021《野生短花针茅种子采收与分级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野生短花针茅种子采收和分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采收时间
标准规定了野生短花针茅种子的最佳采收时间为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这一时间段是基于种子成熟度和自然环境条件确定的,确保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和生命力。
采收方法
采收时应采用手工或机械方式。手工采收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种子的成熟度;机械采收则需选用适合的设备,并注意调整设备参数以避免对种子造成损伤。
种子分级标准
种子按照质量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种子要求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0%,发芽率不低于85%;二级种子相应指标分别为90%、85%、80%;三级种子为85%、80%、75%。这些标准有助于保证种子的质量,提高种植的成功率。
包装与贮藏
种子采收后应及时进行干燥处理并包装。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潮性能,避免种子受潮霉变。贮藏环境应保持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15℃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60%。
以上是对DB15/T 2454-2021标准中部分内容的详细解读,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