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野生细叶韭种子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种子处理及分级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野生细叶韭种子的采收与分级操作。
Title:Wild Allium Fistulosum Seed Harvesting and Grading Proced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453-2021《野生细叶韭种子采收与分级规程》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野生细叶韭种子的采收和分级操作,确保种子质量符合相关要求。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采收时间
规程中明确规定了采收的最佳时间。通常情况下,野生细叶韭的种子成熟期在每年的7月至8月之间。在此期间,当果实颜色由绿转黄,并且开始自然裂开时即可进行采收。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种子的质量。
采收方法
规程建议采用手工采摘的方式,以避免机械损伤导致种子品质下降。采收时应选择晴朗干燥的日子,避免雨天或露水未干的情况下作业,以免增加种子含水量,影响后续储存。
种子清理
采收后的种子需要立即进行初步清理,去除杂质如泥土、枯叶等。规程指出可以使用风选机或者筛选网来完成这一过程,确保种子纯净度达到95%以上。
分级标准
根据种子大小、重量及外观特征,将种子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种子要求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痕迹且重量不低于规定值;二级种子允许有轻微缺陷但不影响发芽率;三级种子则作为次品处理。
贮藏条件
为了保证种子活力,在完成所有处理步骤后需将其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一般为15℃左右)且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的环境中。同时要注意定期检查库存情况,防止霉变或虫害发生。
以上是对DB15/T 2453-2021中部分关键内容所做的深入分析。遵循这些指导原则不仅能够提高野生细叶韭种子的整体质量水平,还能有效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