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寒区环境下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施工与验收。
Title:Code f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econdary Lining Concrete in Cold Region Highway Tunn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U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976-2021《寒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是针对寒冷地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材料要求
- 第4.1条: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级。此规定旨在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早期强度和抗冻性能。
- 第4.2条:骨料需采用洁净的天然河砂或机制砂,含泥量不得超过3%,并需符合GB/T 14684的规定。严格控制骨料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耐久性。
施工准备
- 第5.1条:在正式施工前,应对隧道初期支护表面进行清理和平整处理,确保无松动岩石和杂物。这一步骤对于保证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的良好结合至关重要。
- 第5.2条:混凝土拌合站应设于施工现场附近,且搅拌机容量不宜小于1立方米。这样可以减少运输时间,避免混凝土因长时间运输导致性能下降。
混凝土浇筑
- 第6.3条:混凝土浇筑时,分层厚度不得超过30厘米,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冷缝的产生,增强结构的整体性。
- 第6.5条:冬季施工期间,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材料或使用暖棚法。这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冻而影响其强度发展。
养护
- 第7.1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养护。养护期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至少7天。适当的养护能够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 第7.2条:在寒冷季节,应避免直接用水冲洗混凝土表面,可采用塑料薄膜或其他防水材料覆盖以维持湿度。这一措施有助于防止水分冻结对混凝土造成损害。
这些条文从材料选择到具体施工操作再到后期养护都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有助于保障寒区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