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诸氏鲻虾虎鱼(Mugil cephalus)在毒理学评价中关于生长抑制试验的方法、条件和评估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对水体污染物或化学物质对诸氏鲻虾虎鱼生长影响的毒性测试与环境风险评估。
Title: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of Mugil Cephalus - Part 3: Growth Inhibi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340.3-2021《诸氏鲻虾虎鱼 毒理学评价 第3部分:生长抑制》是一项广东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诸氏鲻虾虎鱼在毒理学评价中关于生长抑制的试验方法和指标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诸氏鲻虾虎鱼的毒理学评价,特别是评估其对生长抑制的影响。这为鱼类养殖、环境保护以及食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术语和定义
- 诸氏鲻虾虎鱼:指特定种类的鱼类,其学名为*Eleotris melanosoma*。
- 生长抑制:由于环境因素或化学物质的作用导致鱼类生长速度减慢的现象。
技术要求
# 试验条件
1. 水温:试验应在25±1℃的条件下进行,这是诸氏鲻虾虎鱼最适生长温度范围。
2. 溶氧量:溶解氧应保持在6mg/L以上,以确保鱼类正常呼吸需求。
3. pH值:水质pH值控制在7.0~8.5之间,避免因酸碱度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 试验设计
- 试验周期:至少持续4周时间,以便充分观察到任何可能的生长抑制效应。
- 对照组与实验组:设置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梯度的实验组,每组至少包含10尾鱼。
# 数据记录
- 定期测量并记录鱼体长度(cm)和体重(g),计算相对增长率(RGR)=(末重-初重)/初重×100%。
- 记录死亡率及异常行为表现。
# 结果分析
通过比较各组间RGR差异来判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据此得出是否发生生长抑制结论。同时需注意排除其他非目标因素干扰。
注意事项
-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污染影响数据准确性。
-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试验方案或终止实验。
以上就是DB44/T 2340.3-2021《诸氏鲻虾虎鱼 毒理学评价 第3部分:生长抑制》中一些关键内容的深度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